說起保健品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褪黑素和黃金搭檔。再仔細想想,這些保健品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是品牌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無疑仍然巨大。但為什么沒有一個人人皆知的保健品新品牌呢?
當然,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在褪黑素時代的傳播環境中,傳統媒體處于壟斷地位。品牌營銷只要得到傳統媒體的報道,就能迅速走紅。
據時代趣高級副總裁王祖德分析,營銷的演進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功能營銷、體驗營銷、價值營銷和個體營銷。而褪黑激素處于功能營銷初期保健品廣告開戶,以直接打賣點的大規模媒體報道為主要手段。
雖然現在的媒體環境和以往大不相同,打造品牌的難度也相對加大了,但很難解釋保健品的品牌現象。我們通過時間興趣洞察引擎和百度指數對保健品行業進行了一些分析和觀察,發現今天的保健品品牌與“ Era”相比發生了很多變化。
1、90后成為保健品主力軍
我們傾向于將保健品與中老年人的標簽聯系起來,但與我們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保健品廣告開戶,保健品在20-29歲(較高的TGI指數)的年輕人中越來越受到關注,也就是說,更多20 歲以上。歲是保健品的主要消費者。
圖片來自百度指數
通過時間興趣洞察引擎進一步分析微博、微信、知乎等平臺年輕人的音量,我們可以發現85后和90后是關注健康產品的主要人群,占比近 60%。
值得注意的是,95后對健康產品的關注度甚至高于80后,這意味著健康產品的消費者正在不斷向年輕人遷移。看來,所謂的“第一批90后脫發”可不是開玩笑的……
2、保健品不僅僅是保健品
消費群體向年輕群體的遷移,自然意味著保健品將會有很多針對新人群需求的產品特性。傳統的中老年人保健品廣告,多關注關節痛、骨質疏松等老年病。然而,如今年輕人喜愛的保健品更偏向于營銷平衡、免疫增強、消化健康等亞健康治療。
通過洞察引擎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營養健康、免疫增強、消化健康、運動營養是年輕人關注的前四名產品。其次是骨關節保養和孕婦營養。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保健品不僅要注重“保健”,還應作為日常營養均衡的食物搭配,發揮大體健康的相關作用。
3、保健品跨界品類
通過對保健品的分析,我們也發現保健品的競品不僅來自品類本身,還面臨來自美容品、益生菌等生物科技產品的多維競爭。
年輕人對保健品功效的訴求主要是維生素、膠原蛋白、葡萄籽、益生菌、姜黃粉、魚油等,從這些用戶的主要功能訴求可以發現,保健品已經直接與一些美容產品競爭了產品。.
也就是說,美容產品也開始有了保健作用。我們可以猜測,社交網絡上健康產品的下降可能是由于美容產品的跨維度打擊。如今,各行各業的準入門檻都大大降低廣州百度開戶,企業的競爭壓力將變得更加立體,這意味著競爭不僅會出現在行業內,還可能出現在你從未想過的地方.